版權所有:深圳市深家網絡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粵ICP備11103067號-8
歡迎來到社區邦官方網站!
家政服務這一朝陽產業,既滿足農村務工人員的就業需求,也滿足了城市家庭育兒養老的生活需求。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指出,要把家政行業這個互利互贏的工作做實做好,辦成愛心工程。近期,商務部、國家發改委、人社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《家政興農行動計劃(2021—2025年)》(以下簡稱《計劃》)。
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,家政興農帶出來一批批家政能手。山西大同走出一批”天鎮保姆“,河北定州也有一群家政能手,這些家政服務員入下農具,上家政培訓班、學家政技能、靠著自己的一技之長走南闖北,走向北上廣深,撐起城市家庭的一片天,也為自己創造了就業致富的道路。
母嬰護理、養老照護、收納整理、家庭保潔……近年來,我國家政服務業蓬勃發展,為勞動者尤其是農村勞動者提供了新機遇。未來,家政行業如何與"興農”更好結合呢?記者進行了隨機采訪。
著力解決行業痛點,為服務提質保效
對此,深圳家庭服務業發展協會會長孫景濤表示:要解決行業內家政服務員不好找、雇不起和用不好問題,需要從農村引入勞動人口,通過家政技能培訓賦能從業人員,擴大家政從業人員隊伍的素質;在滿足消費需求的同時更好地實現家政興農的目標,促進家政行業健康發展。
孫景濤表示,隨著家庭服務消費需求的增長,消費者對家政行業提出更高要求。家政公司的服務項目也更加精細化、專業化。以家庭保潔為例,家政服務員要分區清潔,使用不同的專業工具進行清理。玻璃從傳統的保潔項目細分成單獨的保潔服務,此外,家電清洗、整理收納、消毒除螨也被納入家政服務項目,育嬰不再是簡單的生活護理,還要在保障嬰幼兒心理健康的條件下,進行早期智力開發等。
專家表示,完善家政服務業標準體系,強化標準認證。有助于引導行業提高服務質量、形成優質優價、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。據了解,近年來,商務部前后制定了10多項家政服務行業標準,下一步將加快制作家政電商、家政培訓、服務信用體系等標準,實施家政服務標準化試點專項行動,開展家政服務業標準國際交流合作。
在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國各省市制定地方性標準規范超過160個。各地初步建立家政服務信用體系,家政信用信息平臺累計歸集1.6萬家家政企業、1200萬條家政服務員信息。據悉,國家發改委將科學規劃產業集聚,建設家政產業園區,構建區域間的供需協作機制,引導家政產業集聚發展。
與此同時,建立家政誠信服務平臺,完善家政信息錄入機制,開展家政企業誠信專項行動,推動家政服務業品牌、規范發展。產業的健康發展,就會給從業者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。”業內人士表示。
對此,社區邦家政服務員周明深有體會。拆開機殼,取出濾網,用高壓水槍沖洗機身,不到半個小時,周明麻利地把空調清洗完畢。今年夏季,李宇廣接了100多臺空調清洗訂單,收入比以往翻一番。近年來,不少家政企業積極開發新項目,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,為年輕人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。"這兩年,公司電器工程部門新進來的同事,全部都是90后。"周明說。
家政培訓賦能農村勞動力
小家政大產業,一邊連接家庭需求,一邊連著就業。家政行業要更好地興農,首先得解決農村勞動力”出不來“的問題。劉美華是一家家政公司的保姆,面對記者采訪,爽朗的她表示,自從做家政服務員,每個月都有6000收入。北京、上海等城市她都工作,自己還收到涉外保姆的邀請。”年輕時在家可是大門不出二門不入,一家人守住幾畝地,一年到頭都沒啥收入“劉美華表示。
劉美華坦言,改變自己的是當地推出的保姆培訓,最重要的是家政服務上手快,自己一學就會沒有難度。像劉美華這樣通過家政培訓進入家政產業,走上致富之路的農村勞動者不在少數。根據商務部數據顯示,我國家政服務人員達3000萬人,大約有90%來自農村。自2017年9月以來,商務部聯合其他部門積極推動家政扶貧工作,截止2020年底累計帶出85萬貧困地區的勞動者從事家政服務。、
”做保姆這一行,要踏出第一步不容易。“社區邦金牌保姆李明鈺說,在老家,當保姆是件難堪的事情。當時,開展免費保姆培訓時,沒有人愿意來上培訓班學技能。自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。自從當了保姆后,發現保姆還有這么個等級,為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,她報名參加了保姆月嫂、催乳育嬰課程學習,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贏得客戶的贊許,現在工資比以前翻了一倍。深家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培訓部負責人表示,”我們每培養一個保姆都要從素質開始連過好幾關,幫助學員轉變自身觀念,改變身邊人的想法。”
現在觀念變了,要好好對接。《計劃》提出要加強供需雙方對接。完善對接支持工作機制,創新供需對接方式,建設家務勞動出口基地等為勞動者就業的彩虹橋。“培育勞動品牌的作用顯著。“人事部負責人說,勞務品牌建設有助于提高勞務輸出組織化水平,從業人員就業更加穩定,收入更高,權益有保障。”要努力打造高質量的服務型勞務品牌。要讓有意從事家政服務的勞動力順利外出就業。”
"要想在城市工作,首先要溝通.""家政不僅僅是力氣活。".要想做好,入職訓練、崗位訓練是不可缺少的。對此,《計劃》建議增加對扶貧人口、農村低收入人口等的家務訓練,按照規定給予符合條件的生活費補貼。支援各種實練基地建設等。
許多培訓機構和雇傭單位反映出村民對外出務工者有“幾種恐懼”。怕工資得不到保障,怕遇到危險,怕家里老牛無人看護.對此,《計劃》建議優化就業環境,推進家庭領域平臺靈活就業者職業傷害權益保障工作。為外出務工的子女提供情感護送、人文關懷等服務,使家政服務員的工作更加安心、更加安全。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,2021年至2023年將進一步深化家政服務業質量擴張的“領頭羊”。實行技術等級認定和補償分配制度,提高職工保障水平。